Thursday, July 20, 2006

引語書寫


最初看到寺山的電影,是他的〈死在田園〉。直到現在,始終無法忘懷最後一幕:當主角「我」坐在青森老家的村舍跟母親吃晚飯時,村舍的背景突然塌下來,現出東京白天繁忙的街道。我們赫然發現,「我」的青森老家竟是裝置在東京街頭的流動舞台。然後,「我」的聲音以畫外音的形式徐徐說出自己的東京住址。千方百計要擺脫過去的「我」,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沒有從過去的陰影中掙脫出來,反而更深地陷入錯綜的纏結中。

「即使在電影中,我也無法殺死我的母親。」對於一個執意要從那巨大的陰影中逃出來的孩子,這句話無疑是最殘酷的判詞。寺山的魅力正在於這種隱藏在反抗者背後深刻的絕望感。

前年,朋友特意在日本買了幾本寺山的作品集給我。其中最特別的是一本題為《Pocket裡的名言》的小冊子,全書幾乎以引語組成。寺山以一系列相關的主題,把從不同地方抄來的一大堆名言或格言組織成書。本雅明宣稱自己的「最大野心」是「用引文構成一部偉大著作」。本雅明畢生都無法實現這個夢想,但寺山卻做到了。在《Pocket裡的名言》以後出版的《不思議圖書館》,基本上承襲和延伸了這種引語風格。

引語風格並不等於亂抄一通,相反,引語的選取和前後序列安排都是極考功夫的技藝。引語的巧妙安排能無中生有,創造出一個前人無法夢想的歷史夢境。我們只要稍稍翻一下本雅明的〈波德萊爾的第二帝國巴黎〉,便能深切體會到這種奇異的效果。寺山當然也有這種能耐,他的《不思議圖書館》與其說是獵奇式的資料舖陳,倒不如說他把自己那些古怪和偏頗的慾望貫徹到引語中,讓它們重新獲得死後的生命。〈成為青蛙學者的愉快百科〉、〈失眠夜晚的拷問博物館〉、〈月下獨自閱讀的狼人入門書〉,即使在抄襲,寺山也從來沒有放棄他那些偏激的慾望和夢想。

Lab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