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物與共同體
〔本文乃為香港非正規教育研究中心主辦之「非正規社區」展覽(2004年12月)而作的場刊文字。〕
無法送出的禮物
還記得唸小學的時候,每逢聖誕前夕,學校都會組織一次交換禮物的儀式。每次臨近這個「快樂」的日子,我們都會為挑選禮物一事而傷盡腦筋。因為交換禮物的對象以抽籤的方法來決定,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對方會喜歡怎樣的禮物。因此,千挑萬選,我們最終買來的卻往往是自己喜歡的又或經常用到的東西。這種尷尬的處境可以說完全規定了我們在交換過程中的期望:既然大家買來的都是自己最想得到的東西,那麼最好的事情便莫過於抽到自己買來的那份禮物;又或退而求其次,抽到一份較值錢或較流行的玩意兒也算是走運了。如此一來,我們的師長在不知不覺間為我們設定了一整套精確的心理機制,在交換的儀式中,把禮物贈送的無私時刻轉換成卑劣不堪的私利計算。
或許你會說,這是我個人劣根性的表現;又或會說,這些孩子確實教而不善,必須重行嚴加整飭。但這些常識性的說法實際上都捉錯用神,根本搔不著癢處。因為只要有一天我們有關禮物贈送的概念依舊建基於這種「交換經濟」的儀式之上,對於私利的市儈計算便只會一次又一次在交換儀式的重演中重新浮現出來。同樣道理,正是在這種期求回報的贈送邏輯中,我們社會裡的綜援人士以及各式各樣接受援助的人士才會在獲得「援助」之餘,同時也獲得了社會主流的歧視眼光。
因此,為了打破這種永劫回歸式的惡性循環,擺脫這張編織慎密的交易網絡,我們需要一種徹底而激進的實踐形式,一個能夠一下子中斷整個自私的交易回路的行動。於是,我們想出了這樣一個解決辦法:讓大家一起來製作一件注定無法送出的禮物,一件完全自絕於交易的流通網絡以外的、不是禮物的禮物。透過這份注定與收受者無緣的禮物,我們嘗試練習跳出施予和回報的捕獸陷阱,並為一個我們共同渴求的「友誼共同體」建立起一條象徵性的溝通和共鳴的無形紐帶。
友誼共同體
依據我們整個教育計劃的指向,我們幾位朋友共同把這次展覽定名為「非正規社區」。然而在定名的過程中,我便一直有一種聯想或錯覺,疑心我們真正關注的不單是「社區」,而更是community的另一個譯法--「共同體」。及至讀到李偉儀的〈夾嘴型〉後,我終於稍為確定自己的想法不是個人的主觀臆想,而是我們一群朋友共同分享的經驗和意義。
「共同體」可以直接被定義為「共同所在」(common-in-being),它的空間維度同時包括接近和距離兩個方面。譬如,在一場演講中,主持人和講者坐在桌子後面,共同面對著面前一群聽眾。在這樣的情境裡,主持人和講者便是處於一種「共同所在」的狀態。一方面,相對於聽眾,主持人和講者是「最接近」的兩個點;另方面,主持人和講者之間的距離則構成了他們得以同時出現的「共在」狀態。這種從接近和距離兩個面向展開的異質空間,便是共同體形成的最基本的條件。如果說共同體是彼此之間共同分享的空間的話,那麼,「夾嘴型」便肯定是在這個空間中產生共震和溝通的發聲練習。在這個複數的聲音演練過程中,各種相互迥異的聲音流向都會獲得承認和尊重,不會被強行化約成規整的類型和單一的音調。在共同體這片共有之地上面,各式各樣不斷流變的異質聲線相和成一張以不同模式的接近和距離組合而成的溝通之網。
總之,共同體是「我與你」,或干脆說,「我們」之間的友誼式連結。在主人與奴隸、主體與客體、自我和他人之間自殺式的暴力關係以外,共同體為平等和自由溝通的社區提供了可能性。正是在這一可能性之上,我們才有機會在專斷的國家機器和貪得無厭的資本邏輯之外留下一片喘息的空間。而這一片得來不易的喘息空間亦正正是我們整個教育計劃力求保衛的「非正規社區」。
無法送出的禮物
還記得唸小學的時候,每逢聖誕前夕,學校都會組織一次交換禮物的儀式。每次臨近這個「快樂」的日子,我們都會為挑選禮物一事而傷盡腦筋。因為交換禮物的對象以抽籤的方法來決定,我們根本無法想像對方會喜歡怎樣的禮物。因此,千挑萬選,我們最終買來的卻往往是自己喜歡的又或經常用到的東西。這種尷尬的處境可以說完全規定了我們在交換過程中的期望:既然大家買來的都是自己最想得到的東西,那麼最好的事情便莫過於抽到自己買來的那份禮物;又或退而求其次,抽到一份較值錢或較流行的玩意兒也算是走運了。如此一來,我們的師長在不知不覺間為我們設定了一整套精確的心理機制,在交換的儀式中,把禮物贈送的無私時刻轉換成卑劣不堪的私利計算。
或許你會說,這是我個人劣根性的表現;又或會說,這些孩子確實教而不善,必須重行嚴加整飭。但這些常識性的說法實際上都捉錯用神,根本搔不著癢處。因為只要有一天我們有關禮物贈送的概念依舊建基於這種「交換經濟」的儀式之上,對於私利的市儈計算便只會一次又一次在交換儀式的重演中重新浮現出來。同樣道理,正是在這種期求回報的贈送邏輯中,我們社會裡的綜援人士以及各式各樣接受援助的人士才會在獲得「援助」之餘,同時也獲得了社會主流的歧視眼光。
因此,為了打破這種永劫回歸式的惡性循環,擺脫這張編織慎密的交易網絡,我們需要一種徹底而激進的實踐形式,一個能夠一下子中斷整個自私的交易回路的行動。於是,我們想出了這樣一個解決辦法:讓大家一起來製作一件注定無法送出的禮物,一件完全自絕於交易的流通網絡以外的、不是禮物的禮物。透過這份注定與收受者無緣的禮物,我們嘗試練習跳出施予和回報的捕獸陷阱,並為一個我們共同渴求的「友誼共同體」建立起一條象徵性的溝通和共鳴的無形紐帶。
友誼共同體
依據我們整個教育計劃的指向,我們幾位朋友共同把這次展覽定名為「非正規社區」。然而在定名的過程中,我便一直有一種聯想或錯覺,疑心我們真正關注的不單是「社區」,而更是community的另一個譯法--「共同體」。及至讀到李偉儀的〈夾嘴型〉後,我終於稍為確定自己的想法不是個人的主觀臆想,而是我們一群朋友共同分享的經驗和意義。
「共同體」可以直接被定義為「共同所在」(common-in-being),它的空間維度同時包括接近和距離兩個方面。譬如,在一場演講中,主持人和講者坐在桌子後面,共同面對著面前一群聽眾。在這樣的情境裡,主持人和講者便是處於一種「共同所在」的狀態。一方面,相對於聽眾,主持人和講者是「最接近」的兩個點;另方面,主持人和講者之間的距離則構成了他們得以同時出現的「共在」狀態。這種從接近和距離兩個面向展開的異質空間,便是共同體形成的最基本的條件。如果說共同體是彼此之間共同分享的空間的話,那麼,「夾嘴型」便肯定是在這個空間中產生共震和溝通的發聲練習。在這個複數的聲音演練過程中,各種相互迥異的聲音流向都會獲得承認和尊重,不會被強行化約成規整的類型和單一的音調。在共同體這片共有之地上面,各式各樣不斷流變的異質聲線相和成一張以不同模式的接近和距離組合而成的溝通之網。
總之,共同體是「我與你」,或干脆說,「我們」之間的友誼式連結。在主人與奴隸、主體與客體、自我和他人之間自殺式的暴力關係以外,共同體為平等和自由溝通的社區提供了可能性。正是在這一可能性之上,我們才有機會在專斷的國家機器和貪得無厭的資本邏輯之外留下一片喘息的空間。而這一片得來不易的喘息空間亦正正是我們整個教育計劃力求保衛的「非正規社區」。
Labels: 教育
<< Home